行业资讯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正文

锻造操作机在贸易战高关税下的出口突围:技术破局与市场重构

更新时间:2025-04-07 08:01:32点击次数:190次字号:T|T
 一、贸易战下的关税壁垒与行业困局
 
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锻造操作机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关税冲击。美国自2025年3月起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%关税,尽管中国锻造操作机尚未被直接列入加征清单,但间接影响已逐步显现——欧盟为对冲关税成本,可能将部分供应链压力转移至中国企业,导致市场竞争加剧。与此同时,欧盟近期对中国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,释放出对金属制品贸易壁垒强化的信号,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空间。
 
从国内视角看,中国锻造操作机出口主要集中于中亚市场,占比超过40%。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,叠加欧盟碳关税(CBAM)等非关税壁垒,使得传统出口路径受阻。以洛阳磅礴智能为例,其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的30kN锻造操作机因关税成本上升,利润率下降8个百分点,迫使企业暂停部分订单。
 
二、技术突围: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转型路径
 
面对贸易壁垒,中国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竞争力。武汉新威奇科技自主研发的伺服直驱电动螺旋压力机,凭借精准控制打击能量和变形速率的技术优势,成功出口日本,实现对工业母机强国的反向突破。该设备搭载的数控系统可将锻造精度提升至±0.1mm,较传统设备效率提升3倍,成为高端市场的“破局者”。
 
在智能化领域,郑州华隆机械推出的伺服螺旋压力机实现“一键操作”,通过预设工艺程序完成全自动化锻造,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,将能耗降低20%。此类设备在汽车零部件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,推动中国锻造操作机从“通用设备”向“定制化解决方案”升级,有效对冲关税成本。
 
三、市场重构:新兴市场与本地化生产并行
 
1. “一带一路”市场崛起
龙岩工程机械通过“保税+班列”模式,将大型锻造设备出口中亚的时间缩短2天,而浙江四方集团在尼日利亚设立的海外仓,使产品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7天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锻造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63.7%,占出口总值的67.3%。
2. 东南亚与中东市场深耕
越南、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基建需求旺盛,对中小型锻造操作机年采购量增长15%。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合作(如为越南企业定制散热装置)和本地化服务,逐步取代韩国、台湾地区企业的市场份额。在中东,沙特“2030愿景”推动的工业升级计划,为智能锻造设备提供了新增长点。
3. 海外设厂规避关税
徐工集团在肯尼亚、泰国等地设立海外仓,采用“大货量包船+本地组装”模式,将物流成本降低18%。部分企业还通过与当地企业合资建厂,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关税,如在墨西哥设厂生产后出口美国,可享受北美自贸协定(USMCA)零关税待遇。
 
四、政策与行业协同:构建出口新生态
 
1. AEO认证与通关便利
威海威力钰杰工具通过AEO高级认证,享受海关优先查验、检测时长缩短33%的政策红利,2024年前4个月出口货值达1.5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截至2025年,青岛海关辖区AEO企业以0.3%的数量占比贡献了30%的进出口总值,成为外贸主力军。
2. 行业协会与国际合作
中国锻压协会2024年工作计划显示,将推动企业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技术标准制定,并组织企业联合应对贸易摩擦。例如,在印度市场,协会协助企业通过“经核准出口商”(AEO)资质,享受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带来的关税优惠。
3. 出口退税与绿色转型
尽管2024年12月起部分工业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,但锻造操作机作为“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”产品仍享受13%退税率。此外,工信部等三部委推动的绿色制造政策,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,如伺服电机替代传统液压系统,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。
 
五、未来趋势: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
 
1.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
中国重型院研发的3000kN/7500kNm大型锻造操作机,通过六维精准控制技术,实现锻件定位精度±5mm、旋转精度±1°,推动核电、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端锻件国产化。此类设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,将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。
2. 区域化供应链整合
企业正加速在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构建“研发-生产-服务”一体化基地。例如,洛阳某企业在马来西亚设立技术中心,针对热带气候优化设备散热系统,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%。
3. 碳关税与绿色贸易壁垒应对
欧盟碳关税(CBAM)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,倒逼企业升级环保技术。郑州华隆机械的伺服螺旋压力机通过余热回收系统,将单位能耗降低至350kWh/吨,满足欧盟环保标准。
 
危机中的转型机遇
 
贸易战与高关税倒逼中国锻造操作机行业从“成本驱动”转向“技术驱动”。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多元化、政策协同,行业正逐步构建“高端市场突破、新兴市场深耕、本地化生产布局”的新生态。未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,中国锻造操作机有望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
相关新闻